金银花
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文献沿用已久,已收入中国药典。此外,尚有“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双宝花”等药材名称。
- 描述
- 在线咨询
产品描述
金银花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金银花”一名始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文献沿用已久,已收入中国药典。此外,尚有“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双宝花”等药材名称。
一、概述
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在我国已有2200年的栽培历史,它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亦可在家庭栽培,是著名的庭院花卉,花叶俱美,常绿不凋,适宜用作篱垣、阳台、绿廊、花架、凉棚等垂直绿化的材料,还可以盆栽。我国目前直立型品种是最优良的高产高抗新品种。它的主干直立粗壮,枝条短粗,树形优美。新生花枝多,叶长枝少,叶长圆形,叶片大而厚实,颜色浓绿,成熟植株单叶面积平均为12.68平方厘米,叶片密被短柔毛。花枝节间短,一般长2.0 ~ 2.5厘米,花枝上部花蕾集中,直至花枝顶端,犹如莲蓬状,便于采摘。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中部有一突出瘤状,大白真气花蕾长6.12厘米,最长达7.2厘米,千针重169.84克。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 ,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雌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花蕾含苞气长,大针蕾多,干燥后优质品率高,绿原酸含量超过5.5% ,木犀草苷含量达0.1 ~ 0.3% 。盛花期一般10 ~ 12天完成。开花期视生长地区不同,一般在5月上中旬始花,10月下旬结束。年花开期5 ~ 8次,丰产性能极好。当年栽种即可开花,植株进入盛花期后,亩产干花可达200 ~ 300公斤。金银花根系发达,主根欠发达,可深入地下1米,水平根最长可达3.5米,毛细跟密如蛛网,抗旱耐涝,抗寒耐热,抗瘠薄,耐肥水,抗病虫。适应性非常广泛,在PH值5.5 ~ 8.5、有机质0.5 ~ 0.6%、水解氮30 ~ 40 PPM的土壤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
二、金银花的生长习性
温度:抗零下30℃低温,故又名忍冬花。3℃以下生理活动微弱,生长缓慢。5℃以上萌芽抽枝。16℃以上新梢生长快,20℃左右花蕾生长发育快。习性:喜光不耐萌,耐寒。耐旱及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酸碱土壤上均能生长。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蘖力强,茎着地即能生根。适应性强:山区、平原、粘壤、沙土、微酸偏碱都能生长。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岛,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少量野生。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三、金银花的栽培条件
根据《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 G A P )要求,结合金银花生物学特性,金银花种植必须达到如下条件:
1、自然环境:金银花最佳适种区域:最佳海拔50 ~ 3000米。金银花适宜于山地、丘陵、石漠化山区。
2、气候条件:金银花种植对光、热、湿度条件要求不严格。只要满足年均光照时数在1100 ~ 1800小时,年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均可生长良好。
3、土壤条件: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特别适于土质疏松、土肥沃、排水良好的泥沙土。根据G A P要求,金银花种植基地必须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2级以上标准,即在土壤PH值6.5 – 7.5的情况下,镉的含量≤0.6mg/kg,汞含量≤0.5mg/kg,铬( 水田) ≤300mg/kg,种植基地无施用六六六和D D T农药30年的历史。
4、灌溉水质条件:基地必须保证灌溉用水方便,且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即旱作农业的情况下,水体PH值在5.5 – 8.5之间,总砷、铬、铅的含量均≤0.1mg/ t、铜的含量≤1mg/ t5 。
5、大气环境标准: 基地环境大气必须保证无污染、无毒害、无工业三废及垃圾场所,按G A P要求必须达到国家空气质量2级标准、即SO2含量日平均≤0.15mg/ m 3、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0.30mg/ m 3、可及人颗粒物日平均≤015mg/ m 3、一氧化碳含量日平均≤4mg/ m 3、溴氧03含量每小时平均≤0.16mg/ m 3、铅P b的含量年平均≤1mg/ 3 m g。
6、基础条件:交通便利,通讯畅通。
四、金银花的种植技术
1、育苗
金银花基本上采用无性繁殖,长期继代,栽培过程中受蚜虫危害,极易感染病毒,造成品种退化,产量减低,品质下降。栽培的时候应采用脱毒的方法进行处理后育成的种苗,才能获得高产和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2、种植
金银花主要栽植于石漠化的山地,退耕还林的岭坡、地堰、沟边、道旁,多呈散生状,也可以连片种植,成品种植时按株行距2.0米×2.0米,每亩栽167株。
栽培用苗应采用根系发达,主干直立粗壮,无病虫害苗。栽植时间多在头年秋后的10月底至第二年春季3月上旬,挖0.5米见方的穴,浇足底水,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直立型金银花每穴栽1株。栽后覆土,压实。密植园栽植采有株行距1.0米×2.0米,丘陵地区和石漠化山地按照地形适度栽培。
第一年生苗:移栽后第一年的幼树以整形造势为主。幼树从春季萌发的新枝中选一粗壮直立的枝条作为主干培养,当长到2 5公分时摘心,促发侧枝,萌发侧枝后及时掰去下部徒长枝,上部用同样的方法选留侧枝,通过疏下截枝,金银花使主干逐年增粗。在主干上选留4 ~ 5个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植株高度要达到30公分。
移栽后第二年的幼树仍以整形造势为主,培养主干,要求主干高度达到20 ~ 25公分,主干直径达到2公分以上,树高到达1.5米,树冠幅达到150公分,三年以上即可定型,进入丰产期时树高一般控制在1.5米左右,以方便摘花为宜。主干高度达到30 ~ 35公分,主干直径为3 ~ 8公分,树冠幅达到1.5米以上。
3、施肥
金银花虽然抗性很强,但加紧肥水管理是高产的关键,每年早春枝叶萌发时或采摘花蕾后,都要进行一次追肥,冬季修剪后也要施一次肥料。施用的肥料也可以采用为金银花专门配制的专用肥料。施肥的方法可以采用条状沟施或坑施,条状沟施根据树棵的大小,每年在树的同一方向,挖一条深30 ~ 50公分,宽30公分的沟,然后施入定量的肥料,覆土踩紧。冬季修剪后,可以把修剪下来的枝叶填埋在挖好的沟坑里,这样既可以改良土质,增加有机肥料,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4、修剪
修剪是金银花栽培的关键技术,根据金银花喜光的特点,修剪时要使其通风透光,要注意枝条分布均匀,以疏散型树枝产量最高。
(1) 幼树修剪: 移栽后一、二年的幼树以整形造势为主。栽后一年的幼树从春季萌发的新枝中选一粗壮直立的枝条作为主干培养,当长到25公分时摘心,促发侧枝,萌发侧枝后及时掰去下部徒长枝,上部用同样的方法选留侧枝,通过疏下截枝,金银花使主干逐年增粗。在主干上选留4 ~ 5个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主枝,疏掉徒长枝和内膛弱枝。其他枝条当花朵摘后马上截枝,促发新花枝,这样二至三年即可定型,树高一般控制在1.5米左右,以方便摘花为宜。
(2) 花期修剪:栽后三年进入盛花期,以产花为主,并继续培养主干,扩大树冠,一般一年不低于修剪三次。
冬季修剪:入冬后到第二年的早春树芽还未萌发前完成第一次修剪,这次修剪宜重不宜轻,减去花枝的三分之二,剪去枯枝、徒长枝、内膛弱枝和病虫枝。春季萌芽后及时剪去下部及所有徒长枝,使其养分集中在花枝上,以保证第一茬花的产量,所以第一次修剪很重要,要枝枝见剪。
第二次修剪: 在第一茬花采摘结束后进行,第一茬花一般在5月中下旬采摘结束,要及时进行第二次修剪,将老花枝剪去二分之一,疏去下部和内部弱枝,交叉重叠枝,使树体通风透光。第二次修剪主要是打尖清膛,除弱留强,疏阴留阳,通风透光。
花后修剪:以后每茬花采摘后进行,这时是生长旺盛期,气温较高,修剪要细。剪去已摘的花枝,保留新生芽,疏去阴枝、弱枝内膛枝和徒长枝。如果树体高大,要疏上留下,树体矮小的要截下留上,使树体高度控制在便于采摘的高度,树冠郁闭的要采取大枝回缩或疏去的方法,使其通风透光。花后修剪主要是根据树势适当截留,保留花芽,保证下茬的产量,树高去上留下,树矮去下留上。
五、金银花的防害治虫
金银花病虫害危害不是很严重,独立主干的品种可以很大程度的减轻病虫的危害。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和栽种独立主干的品种都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危害金银花生长的病虫害主要有中华忍冬花圆尾蚜和白粉病,其防治方法如下:
1、中华忍冬花圆尾蚜
(1)形态
此蚜属寡食性害虫,体卵圆形,长3毫米。宽1.7毫米,前胸骨化黑色,中、后胸有黑色缘斑,腹部淡色,无斑纹。各附肢均骨化黑色。头、胸及体缘显有褶曲纹。触角尖长,足粗大,光滑,骨节外侧有曲纹。腹管长筒形,光滑,稍有皱条纹。尾片馒圆形,有圆刺突。尾板半圆形,末端稍有钝顶。
(2)危害状
在金银花孕蕾、菜花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刺吸枝叶,使叶片背向收缩,花蕾畸形,枝条生长受到抑制,光合作用降低。
(3)防治方法
蚜虫主要发生在春夏之际,防治蚜虫,可以用淘米水发酵后,过滤加等量的清水喷施,效果很好,且没有污染。
2、白粉病
(1)症状
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时有发生。主要危害新梢和嫩叶,发生严重时,影响花枝新梢生长,被害后寄主组织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这是识别该病的主要特征。
(1)防治方法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夏秋多雨高温潮湿的季节,发生时剪去病叶和病枝,疏去覆盖的枝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即可控制,一般不需用药。严重时可用50% 可湿性多菌灵粉剂500倍液喷雾。剪下的病枝病叶要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不得弃于园内,以防再次感染。
六、采收
金银花的花期,一般从5月上中旬- 6月中旬,头茬花在5月上旬,一般地区可开花5 ~ 8次,甚至更多,广东沿海地区可开花11次,每茬花期在10 ~ 12天左右。适时采摘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花蕾上部膨大呈青白色是采摘的最佳时期,采得过早影响产量,过晚则降低品质。
防治方法
花蕾采摘时期:花蕾采摘应严格控制在二青期至二白期,除用于特殊加工的金银花茶外,一般不采摘大白针、银花及金花期的鲜品。
加工:花蕾采摘后,应及时加工,可采用烤房烘烤和微波干燥,质量较好。日晒色泽发白,质量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