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乌

何首乌为蓼科蓼属植物,又名首乌、赤首乌、马肝石等。何首乌,,药用价值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种植。

分类:
  • 描述
  • 在线咨询

产品描述

何首乌为蓼科蓼属植物,又名首乌、赤首乌、马肝石等。何首乌,,药用价值高,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种植。

一、选地

何首乌喜温和潮湿气候,忌干燥和积水,喜生长在排水良好、结构疏松、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粘土栽培生长不良。选择排水良好、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土壤种植。耕翻前亩施2000 ~ 3000kg的农村家庭有机粪和尿素20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3kg作基肥。深翻,使土壤和肥料完全混合。耕平筑埂以便适时浇灌防止肥水外溢。目前,为了充分利用田地,滨海县又实验性的在麦田或油菜田中进行套种并获得成功,在不妨碍上茬作物生长的同时可以孕育出较好的何首乌种苗,同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繁殖方式

根据何首乌的生长特性和繁殖方式,一般将何首乌分为种子直播、藤茎扦插、压条繁殖、根茎繁殖等4种繁殖方式。

1、种子繁殖:种植时间在2月下旬或3月上,中旬均可。种子繁殖的播种方式通常采用开沟条播或穴播,行、株距为50cm X 37.5cm,密度为3555株/亩,每亩种子用量1 ~ 2kg。播种后,上覆一层薄土压实,保持土壤湿润,12 ~ 20天苗基本出齐。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完成:选取生长良好、植株健壮的枝条20 ~ 25cm作为插条,剪掉靠近剪切口的2 ~ 3片叶子以减少水分蒸发。为了确保成活率,有条件可以将剪下的何首乌藤条20 ~ 30颗为一扎捆好,侵入用生根粉配成的溶液中遮阴24 h,然后插入事先整理好的与种子繁殖一样的田块即可。插后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插条生根确保成活率。20天左右便可生根正常生长。

3、压条繁殖: 在何首乌生长旺盛的6月份或7月份进行,选择近地面的健壮枝条进行

每隔15 ~ 20cm为一间隔段的波状压条,深埋3 ~ 5cm为宜,10 ~ 15天便可生根,生根后剪下定植。

4、根茎繁殖:是在收获时选带根茎的小块根,或大块根分成几段,每段尽量保持带有2 ~ 3个芽眼,粘草木灰(粘草木灰的目的是:草木灰能够吸收植物伤口的水分,使伤口保持干燥,杜绝病菌的繁殖,同时避免空气中病菌的感染,有利于伤口的愈合)立即种植。穴栽,每穴1 ~ 2株,行、株距为50cm、37.5cm,每亩需用根茎20 ~ 25kg。

一、追肥

何首乌整个生长期一般要进行1 ~ 2次的追肥( 又名长粗肥),追肥时间和追肥量要根据苗情来定,通常在7 ~ 8月份进行,追肥量为尿素10 ~ 15kg /亩。

1、病虫害防治

通常情况下,何首乌第一茬种植整个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并不常见,随着种植茬数的增加,病虫害的发生逐渐加剧。病虫害发生期如果不及时防治可导致减产或绝收。

2、病害的防治滨海县何首乌种植区常见病害的发生期主要集中在6 ~ 7月份,包括立枯病、炭疽病和根腐病。①立枯病:此病主要危害何首乌幼苗的基部或地下根部。初期可见暗褐色病斑,传染苗白天枯萎,夜间转好,随着病情的加剧,最后干枯死亡。初期防治效果较好,药剂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1 ~ 2次;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②炭疽病:此病主要危害何首乌的叶、茎和花,使其出现各种颜色的凹陷斑,随着斑点数的增加而导致枯萎、组织死亡。发病后使用的药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 9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③ 根腐病:此病主要危害幼苗,成株后也有该病的发生。发病后先是须根腐烂,随后发展到主根,随着病情的加剧,肥水的吸收能力减弱,夏日地上部蒸腾能力较强,容易出现死苗。此病的防治措施是: 发病后可用40%根腐宁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病株,也可用8%的402乳油1500倍液灌根。

3、虫害的防治:虫害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主要虫害有绿壳虫和蚜虫。①绿壳虫吸食植物叶片,造成花叶、黄叶。可用48%毒死蜱500液喷雾防治。②蚜虫少量时导致何首乌叶片和嫩叶梢出现黄色斑点,随着数量的增加逐渐出现黄色块斑,严重者导致植株枯萎甚至死亡。可用50%敌敌畏乳油1500 ~ 2000倍液喷雾灭杀。